• 传统“古典思想”与青年毛泽东的政治实践

    传统“古典思想”与青年毛泽东的政治实践

    一、传统“经世思想”与青年毛泽东的政治实践(论文文献综述)赵安妮[1](2021)在《包世臣经世散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包世臣散文涉及内容十分广泛,包括河、漕、盐、农、礼...
  • 天文插图与西方传教士

    天文插图与西方传教士

    一、《天文图说》与西方传教士(论文文献综述)刘晗[1](2021)在《西方近代天文学思想在晚清的译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天文一学自古有之。它源于哲学,应用算数,杂糅政治,融入...
  • 现代中国社会的再分析

    现代中国社会的再分析

    一、中国近代社会形态再分析(论文文献综述)范恩实[1](2021)在《中国东北边疆史研究回顾与展望》文中研究表明新中国成立以来,东北边疆史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主要表现在史...
  • 《五千年中外文化交流史》序言

    《五千年中外文化交流史》序言

    一、《五千年中外文化交流史》序(论文文献综述)张晓明[1](2021)在《明代辽东地区与朝鲜半岛贸易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明朝设置辽东都指挥使司经营辽东地区,并“带控”包括大宁、努...
  • 晚清维新派的文化激进思想研究

    晚清维新派的文化激进思想研究

    宋丽娜[1]2004年在《晚清维新派的文化激进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化激进主义在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上是一个举足轻重的思潮,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深刻而巨大。值此21世纪之初,再次梳理那段尘封的思想历史,挖掘出其发端期——晚清维新派的文化激进思想的精神瑰宝,探寻他们的思想足迹,重新弘扬维新派的...
  • 近代中国行政公文的演变及其规律

    近代中国行政公文的演变及其规律

    袁晓川[1]2016年在《政治秩序与行政效能: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公文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公文制度的构建及改革活动,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受到全国政、学、商各界的普遍关注,形成了大批学术及实践成果,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这一重要的政治制度,当前学术界对此研究不多。本文在广泛收集各种原始文献的基础上,从政治...
  • 《万国公报》与晚清教育变革

    《万国公报》与晚清教育变革

    陈旸[1]2004年在《《万国公报》与晚清教育变革》文中提出《万国公报》是近代来华传教士创办的一种中文报刊,它虽属教会刊物,但热衷宣传西学,注重报道世界各国新闻,并不失时机地发表一些变革言论,这不啻为中国知识分子提供一个学习和了解西方与西学的渠道,还会刺激他们以西方为参照体系对本国问题进行反思。本文...
  • 留学生与近代中国地质科学体制化

    留学生与近代中国地质科学体制化

    王婷[1]2004年在《留学生与近代中国地质科学体制化》文中提出中国科学的体制化不是从中国自身直接生长起来的,而是从西方移植过来的。中国地质科学体制化代表着现代科学移植于中国的一般模式。其中,中国近代留学生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本文立足中国近代(1840-1949)留学生的活动,尽量挖掘目前所可能掌...
  • 中日两国近代学制形成和发展的比较研究

    中日两国近代学制形成和发展的比较研究

    黄玉萍[1]2004年在《中日两国近代学制形成和发展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和日本在地理上是邻近的国家,经济和文化交往历史源远流长。在引进近代学制之前,两国的教育制度是相似的。在西方文化的影响下引进的新教育及近代学制,由于当时两国所处的政治与社会状况的不同,其形成和发展过程有不同之处。因此,有必...
  • 关于科学观的初步考察——科学教育中国化的基础研究尝试

    关于科学观的初步考察——科学教育中国化的基础研究尝试

    蒋道平[1]2015年在《论科学精神及其对当代中国社会进步之影响》文中研究指明近现代以来,科学精神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探讨话题,根本原因是科学精神对科学事业和社会进步有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科学不仅包含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的创新,也包含科学精神的弘扬。从认识论和方法论上厘清科学精神的内涵与特征、要素与...
  • 在西方强势文化进攻下如何构建先进文化

    在西方强势文化进攻下如何构建先进文化

    傅敏[1]2003年在《在西方强势文化进攻下如何构建先进文化》文中指出中华文化曾经一度站在世界文化的屋脊上,创造了令世人称羡的辉煌,公元前叁千年的甲骨文、青铜器就已经显现出一个伟大民族在独立创造文明方面的惊人智慧,及至四大发明与“中华文化圈”的完成更是使这种智慧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然而近代以来,这种...
  • 《少年中国》与五四时期社会思潮

    《少年中国》与五四时期社会思潮

    付长睿[1]2017年在《清末民初知识界对“少年中国”理想追求的历史考察》文中认为近代中国面对自身衰弱与列强侵压的双重困境。自“康乾盛世”之后,封建社会的各种痼疾开始发作,中国走向衰弱的阶段。随着鸦片战争爆发,西方势力的入侵更使中国逐步滑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也使得近代中国的困境更加复杂。随之...
  • 章太炎哲学思想的发展与完成

    章太炎哲学思想的发展与完成

    肖剑平[1]2003年在《章太炎哲学思想的发展与完成》文中指出章太炎是中国近代着名的思想家。学术界一般将其思想研究的重点放在他的社会政治思想方面,而对他的哲学思想重视得不够,开掘得也不是很深。事实上,与近代其他思想家相比,章太炎的哲学思想具有鲜明的特色和个性,且不乏深刻和独特的见解。笔者在探讨其哲学...
  • 新记大公报公共关系研究

    新记大公报公共关系研究

    周占武[1]2003年在《新记大公报公共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记大公报不仅在报道、立言方面为报界树立了榜样,在经营管理方面也堪称报界典范。其中新记大公报在公共关系领域创造的诸多经验就很值得今天的报业学习和借鉴。本文在占有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从公共关系学的角度出发,用理论研究和实例分析相结合的方...
  • 郭嵩焘的文化思想

    郭嵩焘的文化思想

    李新士[1]2013年在《郭嵩焘洋务观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洋务运动,是湘军与太平军作战过程中,由仿造西方枪炮和船舰开始,进而引进西方自然科学而进行的一场自强运动。当大多数士大夫固守华夷之辨而对西方深闭固拒时,对湖湘理学有深厚研究的湘军首领曾国藩、郭嵩焘等人把洋务当做当时之急务,治国平天下之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