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涛[1]2015年在《中国西部电影审美文化嬗变研究(1984-2014)》文中认为“西部”无论是对于西方还是东方都包孕了一种值得玩味的“想像”与“重构”,西部的荒蛮与神秘、质朴与瑰丽、亲和力和冲击力同时构成了西部民族文化影像记忆的一道复沓而重迭的风景。审美文化视野中的西部电影嬗变研究以其电影标本和...
李丹[1]2004年在《柳文与《国语》》文中研究说明柳宗元是唐代着名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从唐代至今,关于柳宗元的研究资料很多,但很少提到《非罚埠苌僮⒁獾搅挠搿豆铩返墓叵怠F涫担斗?国语>吩诹谠淖髌分姓加泻苤匾牡匚唬谠醋鳌斗?国语>吩从谒浴豆铩返南舶脑谒枷牒鸵帐跎隙级浴豆...
郝延斌[1]2004年在《北宋隐逸诗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北宋隐逸诗人为研究对象,对隐逸诗人这一特殊的文学群体和文化现象作深入全面的探讨,对北宋时期隐逸诗人的群体风貌做出客观全面的描述,客观再现北宋时期隐逸诗人的生活状态,对于隐逸诗人的诗歌创作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分析。本文由四章构成。第一章“北宋...
徐明英[1]2004年在《谢混、谢灵运、谢庄、谢朓与东晋南朝文学变迁》文中认为六朝文学的基本线索似乎是很清楚的:玄言诗风行东晋,“历载将百",东晋末,谢混的山水诗作首开风气,玄风方敛。至刘宋,“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谢灵运的诗歌以山水为主题,然而还带有玄言尾巴。降至齐梁,沈约提出声律理论,诗人们据...
熊红菊[1]2004年在《《玉台新咏》所收诗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玉台新咏》为南朝陈徐陵所编的一部古代诗歌集,许多优秀作品藉此得以传世,如《古诗为焦仲卿妻作》等等,其文学史上的重要性是很突出的。对于《玉台新咏》的研究,目前在学术界还没有形成风气。无论是单篇论文还是专着,数量都非常少。以往研究者集中在...
李慧[1]2004年在《石林诗词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是对叶梦得诗、词以及诗论的综合研究。在目前尚没有全面而整体的叶梦得研究,而主要关注点相对集中于或词、或诗论等单一方面的情况下,本文将代表其文学成就的诗、词、诗论这紧密相关的叁方面作为一个整体,以之为研究立足点,力图结合其事迹得到在文学领域中...
熊啸[1]2015年在《明清艳诗初论》文中认为艳诗是指以人体审美角度描绘女性之美及叙写男女爱情经历的一类诗作,其首见于魏晋,在南朝趋于兴盛,并在后世的中晚唐、元末、晚明等时期都出现过较短时间内的大量创作,在进入清代之后,艳诗的创作开始趋于稳定。艳诗因其内容的特殊性(该特殊性又与“艳”这个字本身含义的...
吴思萌[1]2016年在《论宇文所安的《文心雕龙》研究方法及启示》文中提出在西学东渐的大潮中,中国文论如何保持自己独立的话语权一直是国内外学者所共同关注的问题。宇文所安(StephenOwen)作为西方汉学界一位重要的学者,一直致力于研究中国古典文学与文论。他深谙中国传统文化,创作了大量的诗歌和文论...
刘勇[1]2004年在《中国古代果报小说的叙事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通过对中国特有小说类型“果报小说”的探讨,力图说明果报观念对于果报小说叙事特征的建构作用。笔者选取“叁言”、“二拍”为考察对象,一方面“叁言”、“二拍”中果报小说数量不少,另一方面“叁言”、“二拍”可以说是中国白话小说发展的高峰。果...
俞新苗[1]2004年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与新时期中国文学建设》文中认为关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与西方文学的关系,已有很多研究论着,但针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哲学与中国文学特别是新时期文学的关系,这一点国内的研究论着并不多见。笔者试着就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本文共有叁个章节。其主题是探讨弗洛伊德精神...
高国庆[1]2004年在《试论晚唐山水诗》文中研究说明山水诗在我国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诗经》中就有许多关于山水景物描写的诗句。但是,这些诗歌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山水诗。这些山水景物只在诗中起“比”、“兴”的作用,直到南朝谢灵运的出现,才标志着山水诗的真正诞生。山水诗自产生之日起,经过二百多年的发...
胡琴娥[1]2004年在《胡适实验主义方法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怀疑——假设——求证是胡适治学方法叁个最重要的构成部分。这一治学方法思路的最终确立在时间上有一形成过程,即由胚胎期,到形成期,到成熟期。在其方法有了成熟的理论形态后,胡适总结为十字箴言:“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这种说法因其语言的简单明...
高云斌[1]2004年在《从唐宋词雅化进程看雅词的内涵》文中指出词的雅化问题,是词学研究中的一个基本问题。关于雅词内涵的研究与认识,目前学界尚无统一的看法。本文吸收了众多词学研究者的研究成果,从词学发展的整体着眼,将词从民间创作渐渐走入文人手中、发展为两宋时代一种高度发达的抒情文学体裁这一过程的全部...
吕琳琼[1]2004年在《幽默和幽默翻译:从文字幽默总论和关联理论的角度看《围城》》文中认为本文运用艾塔杜的文字幽默总论(GTVH)和格特的翻译理论研究幽默和幽默翻译问题。GTVH属于语言学范畴的幽默理论,它提出了由六大知识元素构成的幽默机制,并指出六大元素中脚本对立或不一致元素最重要。GTVH提供...
陈学祖[1]2004年在《全球化时代的中国新诗危机及其所面临的艺术问题》文中提出本报告讨论的核心问题为:全球化时代的中国新诗危机及其所面临的艺术问题,其更深层的目的则是窥探中国当下新诗在主题、形式、想像力、感情、智性的追求以及表现策略等方面普遍存在的艺术问题,而其最终旨趣则在于寻找中国文学在新世纪的...
梁笑梅[1]2004年在《壮丽的歌者:余光中诗论》文中提出余光中是台湾当代着名诗人和学者。从《舟子的悲歌》到《高楼对海》绘成他右手的掌纹,五十余载的耕耘,掷地有声地归之以煌煌18部诗集。他的影响,已经远远越出台湾,在大陆、香港、澳门乃至整个华文世界,都拥有众多读者。余光中坚持纵向继承又非固守传统,横...
陈淑翠[1]2004年在《行走在别处——论北村小说的救赎精神》文中研究指明青年作家北村在当代文坛是比较独特的一位。在当今风起云涌的写作背景下,他以基督教徒的公开身份坚持良心的写作,在他所信奉的思想指引下,他的作品呈现了当代人灰色调的生存境况,并且直接切入了时代生存的意义,成为小说界少数真正寻找人类精...
程春梅[1]2012年在《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贞节观》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主要探讨中国20世纪百年文学创作中,贞节观念如何与政治合谋走了一条迂回曲折的衍变之路。贞节观念的含义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历史上不同的时期与不同的社会群体给予“贞节”的解释是不同的。笔者从古代至20世纪文学的阅读经验中发现,贞节观念...
谭海燕[1]2004年在《宋词在形式上的突破与发展》文中研究指明词在宋代达到了鼎盛。作为一种文学体式,它在这个时期内最大限度地扩充和发展了自己。但后人论及宋词时,则更多地从思想的解放、题材的扩展、词风的转变、艺术的精美等方面着手,而对其在形式上的突破与发展则大多着力于对某个人或某首词作具体分析,较少...